(1)电磁场对离子的极化作用
- 电荷状态改变:交变电磁场使水中钙、镁离子(Ca²⁺、Mg²⁺)反复极化,破坏其与碳酸根(CO₃²⁻)等阴离子的静电吸引,抑制晶核形成。
- 双电层效应:电磁场可能改变离子周围的双电层结构,降低离子间的结合能力。
(2)混频技术的协同效应
- 宽频覆盖:混合不同频率(如高频与低频)的电磁场,覆盖更广的离子响应频率范围,增强干扰效果。
- 波形叠加:复杂波形(如方波、正弦波组合)可能产生共振效应,进一步打乱结晶过程。
(3)晶体成核与生长抑制
- 成核干扰:电磁场破坏晶核的稳定性,使微小晶核难以达到临界尺寸,无法持续生长。
- 晶体畸变:形成的晶体结构因电磁作用变得松散、不规则(如文石型碳酸钙而非方解石型),降低附着能力,易被水流冲刷带走。
(4)水分子活化
- 氢键重组:电磁场可能促使水分子形成更活跃的簇状结构,包裹钙镁离子,延缓其沉淀。
- 电磁线圈装置:在管道外安装电磁线圈,通入混频电流,产生交变电磁场穿透管壁作用于水流。
THz硅晶纳米波装置
利用高频振动达到上述相同的目的,但振动频率更高,效果更好!
版权所有 © Copyright 2025 沪ICP备12037475号-4